只有體育拿A
用態度當作體育評鑑的唯一標準,對我來說,真是一件新鮮事。記得在台灣讀書時,常聽到有些品學兼優的同學無法順利申請到獎學金,因為體育老是過不了關。台灣體育課的測驗項目,100公尺短跑、800公尺耐力跑、仰臥起坐、投籃、跳遠等,每一項都有及格標準,對那些書讀得很好、步伐卻無法輕盈靈活的同學來說,體育測驗的門檻,就像高掛的籃框,遙不可及,這種挫敗感相對影響到對體育的熱忱,所以這些被高門檻擋在門外的人,即使長大成人,也很難喜歡上運動。
美國體育課只看態度的評鑑方式,對課業學習有瓶頸的人來說,是很大的慰藉。在這塊開放的場地,有開放的標準,沒有門檻,任何人只要把心放進來,就能輕易走進來,要跑要跳都歡迎,跑得不快、跳得不高,不是你的錯,這筆帳找老天爺算,你不必負責,所以百分之百的人都喜歡體育,這種喜愛,在校園內如此,走出校園,一樣可以一輩子帶著走,美國眾多的運動人口,說不定就是基於這樣的潛因。
至於體育特別傑出的孩子怎麼被凸顯或強化天賦呢?別急,他們有另一套獎勵方式。每學年上課之初,體育課有六項測驗:50公尺短跑、一英里耐力跑、折返跑、跳遠、吊單槓、爬繩柱,純粹做個紀錄,不做等第評比。測驗也有一套不低的標準,但只是列出來獎勵優秀的孩子,如果有四項通過標準,學校會贈送一件藍衣服,六項全部過關的奇葩,會拿到白衣服,每次上體育課都可以穿著這光榮的標記,這份老天爺送的禮物在汗水中顯得更鮮明。兒子班上有位同學拿到藍衣服,即使已經上了一學期的課,每次見到,大家還是忍不住誇他兩句,我相信這標誌會讓他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兒子差一項沒過關,暗自下定決心,暑假要勤加練習,下學年試著再闖關。至於其他項目的專才,學校有各種團隊,只要考核過關,就可以盡情發揮。
只要認真,就能獲得肯定,對凡事盡心投入的人生態度,也有養成的功效。學校生活畢竟只是初始階段,漫漫的人生旅途,能夠培養正確的態度,才是決定一生成敗的關鍵。給所有人同等的機會,不必背負家庭或天賦的遺憾,努力為自己發聲,是這個國家最感動人的立國精神。因此在這塊領土上,充滿著揮汗努力的人,不走後門鑽營,每個人都能抬頭挺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