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我家的果園&菜園 (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秋悄悄的來臨天氣轉涼,菜園的絲瓜變黃慢慢的萎縮、乾枯。今年大概只能採收1~3條,


 


希望還有奇蹟出現就能多採收幾條。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哇~有一尺(33公分)長耶

白玉苦瓜炒自己做的鹹雞蛋,味道讚耶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 Sep 01 Mon 2008 22:24
  • 豐收



白玉苦瓜

兩種小黃瓜

這隻蚱蜢(grasshopper)是吃咬小黃瓜的元兇

紅莧菜


藥食兩用的東方蔬菜--苦瓜 96/10/16
 
作者: 全中和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花蓮1號(綠)及花蓮2號(白)新品種苦瓜。
花蓮1號(綠)及花蓮2號(白)新品種苦瓜。

苦瓜別名錦荔枝、癩瓜、癩葡萄,屬葫蘆科,學名 Momordica charantia L.,原產於熱帶亞洲,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蔓性草本植物。苦瓜的栽培地區分布在亞洲的日本、中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印度、越南等國家,臺灣地區年栽培面積接近 2,000 公頃。

苦瓜葉片廣大,有 5 ~ 7 裂狀,花黃色,雌雄異花同株,果實是漿果,果皮為突瘤狀,果色由白色至深綠色,因含特殊苦味的醣?,苦味甚強,故名苦瓜。臺灣原有野生種苦瓜超過百年,在東部的臺東、花蓮、宜蘭及中南部的彰化、南投、屏東等地,平原至低海拔山區的田野間或荒郊野外很常見。其分枝繁茂有攀緣能力,全株比一般苦瓜矮小,蔓有捲鬚和毛茸,果實小,一般在 30 公克以內,果形多為短橢圓形、紡錘形及圓形,果色大多是綠色及深綠色,果面多絨毛,成熟時果實呈橘黃色。

野生苦瓜的利用多見於阿美族原住民部落,屬於民俗野菜的一種,鮮果及嫩莖葉常用來炒食、煮湯或做為沙拉食用,也有切片曬乾或烘乾做苦瓜茶的。有些果實浸泡成藥酒飲用。近年來則常有全株曬乾後煮茶飲用,或加入其他中藥做成粉劑茶包,以即溶式茶包販售,清涼降火的效果良好。

苦瓜耐熱性強,在日照充足、通氣良好的條件下,生育及結果良好。臺灣地區苦瓜栽培歷史悠久,技術精良。品種以大白苦瓜為主,綠皮大苦瓜居次,主要栽培區在屏東、彰化、台中等縣。東部花蓮除了生產大苦瓜外,也栽種果實大小介於栽培種大苦瓜與野生苦瓜間的地方特產山苦瓜,夏秋是主要生產季節,山海產店常用,目前是國人逐漸喜愛食用的瓜類蔬菜。在栽培管理上,苗期常會遇到種子發芽不整齊,生長期常有病毒病、瓜螟、瓜實蠅等病蟲為害。

苦瓜藥食兩用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炎夏用來佐餐,可以清熱解暑,促進食欲,屬於寒涼性質,做為藥用則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明代《本草綱目》記載,苦瓜微苦、寒、無毒,具有除邪熱等功效。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國內學者對苦瓜的營養和藥理作用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發現苦瓜萃取物中含有類胰島素蛋白質--苦瓜素,有降血糖的功效。此外,苦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β−胡蘿蔔素、茄紅素等物質,因而具有防癌、明目等功效。

作物育種的共同目標,一般是增加單位面積產量,改善品質,增強對風土的適應性和抵抗逆境的能力,提高對病蟲害的抗性與耐貯運性等。瓜類的一代雜種普遍具有生長快速、植株強健、早熟、整齊、品質優、抗病性強、豐產等不同程度的雜種優勢(hybrid vigor 或 heterosis),利用雜種優勢的育種法稱為一代雜種育種法。

苦瓜屬於異交作物,在自然界容易產生種間雜交,農民自行留種所產生的後代變異性很大。苦瓜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利用一代雜種育種法可使形質一致。

因此除了市售大苦瓜常見一代雜交品種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選擇優良的地方種山苦瓜及野生苦瓜,先自交 5 ~ 6 代選出高雌花性、生長勢強的優良自交系,再雜交後選得優良雜交組合,然後經過品系比較試驗、區域試驗等育成「花蓮1號」及「花蓮2號」的山苦瓜品種。經過成分檢測,這兩個品種所含的維生素C都超過 100 mg/100g,葉酸達 200 μg/100g,抗氧化能力強,極具推廣價值。

苦瓜是東方蔬菜,對於具有特殊機能性新品種的功能性基因的研究,以及高品質栽培技術的研發,一直在進行中。苦瓜中的藥用成分極可能用在預防醫學上,以天然藥材取代化學藥物,來減少文明病用藥產生的副作用。

目前由於保健功效逐漸被證實,陸續開發製造出各式苦瓜保健產品,如苦瓜粉、苦瓜膠囊、即飲式高機能性苦瓜飲料、苦瓜濃縮汁等,讓不能接受苦瓜之苦的消費者也能享用。此外,在東南亞苦瓜的葉子用來煮汁治療皮膚病,並製成美容保養產品,因此在皮膚保養美容上的應用極可能成為未來的研發方向。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7年10月,418期,10 ~ 13頁(pdf檔)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無花果是今年第二次結果,我家的無花果每年可以結果2~3

次,第三次都來不急成熟就因天冷死,每當秋末冬初看

到滿樹受凍的果實真的很不捨呢!

 

無花果栽培技術 

文/圖  張錦興、張汶肇

前言

無花果(Ficus carica L.)為桑科(Moraceae)無花果屬(Ficus)植物。隱頭花序

(hypanthodium)是本屬植物最重要的特徵,因小花著生於一個膨大中空

的花托內,稱之為隱頭果(syconium),是本屬在桑科中與其他屬最大的

差別。無花果屬亞熱帶落葉小喬木,原產於阿拉伯、小亞細亞及地中海

沿岸等地,栽培歷史已超過五千多年,因外觀見果不見花而得名,又有

映日果、優曇鉢、阿駔、底珍樹、蜜果等名。台灣雖早在19世紀末即已

引進,但現今經濟栽培的面積不大,多數為零星或趣味栽培。

 

無花果果實可供鮮食,可製成乾果或果醬。乾果可入藥,具有補氣血、健

脾潤腸、祛風濕等功效。無花果含有較高的果糖、果酸、蛋白質、維生素

等成分,有滋補、潤腸、開胃、催乳等作用。

     
無花果露天栽培情形
進入結果年齡的植株,每個節位皆可結果
無花果的果實


生長習性

無花果花芽分化所需的低溫需求並不嚴苛,在台灣隨著枝條生長一年四季皆

可開花。枝條肉質而扭曲,易下垂與腐敗。在適宜氣候下,任其自由生長,

高度可達8~12公尺,樹冠直徑可達10公尺左右,樹齡可長達40~70年。無花果

的葉及枝條有細毛密布,葉長約10~20公分,呈心臟形,三裂或五裂,具3~5
主脈,葉柄細長,表面粗糙。無花果之花序屬於隱頭花序,依品種特性可分四

大類,即卡普利系(the Capri fig)、斯密爾那系(the Smyrna fig)、山貝卓

系(the San Pedro fig)與普通系(the common fig)。其中以普通系為全雌花

不用授粉較適合台灣種植,其它三大類結果必須依靠無花果蜂(Blastophaga psenes)

授粉(無花果與此蜂形成共生)。果實由總花托和其他花器膨大而成,呈倒卵形

至梨形,成熟時呈暗紫色,由頂端開裂,果肉質柔軟味甜,略帶微酸。無花果

的果實著生新梢的葉腋,即在枝梢抽出第4節的腋芽起即可連續結果,故隨著枝

條成長而連續結果。但台灣冬季(12~2月)氣溫低時(尤其是寒流來臨時),新生

小花易因低溫影響而發育不良,在果實發育的12~18周後,故於4月下旬至6月是

無花果產量最少的時期。主要盛產期為冬季至春季,品質亦以此時最佳。

 

     
無花果設施內栽培的情形
無花果易裂果,應注意水分與肥培管理
介殼蟲是無花果設施栽培主要的蟲害


栽培管理

環境需求與栽培模式:無花果喜溫暖、乾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以台灣中南

部較適合栽培。雖屬落葉性果樹,性喜強光,適於露天下種植,但在日照強盛時

需防日燒。因果實除了果蠅等多種蟲害外,露天栽培成熟果更易受鳥害,是栽培

上必須考慮的因素。因此網室等設施栽培是一良好選擇。為了提高收益並附合設

施內空間的利用,在網室可採用密植、樹籬整枝法的方式,以增加產量。

繁殖:以扦插法繁殖為主,壓條、嫁接繁殖較少採用。扦插時期以2月最適宜。

插穗選擇以兩年生成熟枝條(枝條顏色由綠變褐時)最佳,切成15~18公分長,然

後斜插於砂質土中,地上部應露出2~3個芽。

整地與定植:無花果根系纖細而深入土層中,因此田區應深耕並加入多量有機質

,並作畦以利排水,畦寬依操作模式而定。若是以樹籬型整枝則畦寬為3~4公尺,

株距1.5~2公尺。若為自然開心型整枝形則畦寬為5~6公尺,株距為4~5公尺。

修剪:種植至樹勢養成一般需約2~3年,即無花果在2~3年後可進入量產期。就無

花果整枝修剪即著重在這段時期樹勢的養成,最常用的樹形為自然開心型。當苗

木栽植後,離基部一公尺處修剪。當萌發新芽後,選擇數個強健的枝梢,作為主

枝,使其向周圍平等展開,萌發後各主枝的生長須力求其生長強健,其附近所萌

發的新梢如果過多或過強,易妨礙主枝之生長,應及早除去。

台灣目前簡易網室栽培,為了增加設施的利用率,以減少設施成本,可採用樹離

型整枝法,在苗木栽植後,離基部60~100公分處修剪,當萌發新芽後,選擇多個

強健的枝梢,利用樹籬棚架約向60度角向上平面誘引結果枝而成。此外在樹形整

枝時,若有自根基或其它主枝部分所着生之徒長枝,須及早剪除,以免擾亂樹型。

當樹勢養成、開始結果後,即不再修剪,若經修剪則會影響結果。另外結果枝必須

誘引或支撐。當結果枝生長過高或枝條衰弱時,再由枝條近基部剪除,選取1~2個強

健新梢取代,此更新修剪最好在春季(約在3~4月)時進行。

灌溉:無花果原生於乾燥氣候,其需水量卻需相當多,尤其是種植之初需充分灌水,

以保持土壤濕潤。即使成株後,亦需每1~2週灌水一次。一般水分不足時,下位葉最為

敏感,會逐漸黃化而落葉,持續性的乾旱則造成不結果。

肥培管理:無花果生長勢甚強,生育期間需肥甚多。基肥有機質每分地約在1000~2000

公斤。在定植之後,每年追肥氮磷鉀分為每分地1.5、1、1公斤左右。在第3年進入穩產

期,每年追肥氮磷鉀分為每分地15、15、15公斤,切莫多施氮肥,否則枝葉生長過旺,

而影響結果,每株所施用的氮肥量在250~450公克。

病蟲害:無花果主要的蟲害有果實

蠅、粉蝨、蚜蟲、介殼蟲、赤葉蟎、線蟲等,病害有疫病、炭疽病、病毒病等。設園之

初,應考慮附近是否有柑桔樹,因柑桔多數病蟲害是與無花果共同傳染的。整地種植之

時應進行田間消毒,種植之後更應注意落葉落果的清除等田間衛生工作。當發生病蟲害

時,疑似病毒病的植株應予以拔除並銷毀。其它台灣常見的病蟲害,請依植物保護手冊

防治方法實施,因無花果可全年採收的,所以必須特別注意藥劑的安全使用期限。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只用蔬菜果皮、樹葉的堆肥有機葡萄

好高興看到葡萄慢慢由綠轉紫,終於可以確定是紫葡萄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今年暑假回臺機票超貴的,只好留下來當農夫種些瓜果蔬菜

,沒想到樣樣豐收耶

這印度苦瓜(山苦瓜)種子,是朋友給我的,她家種子孵不出

來,而我家只種2棵長出大大小小約有8條苦瓜,第一次種不

知何時才可以採收,目前還是綠綠的,盼苦瓜快點成熟啊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這是20世紀梨,最甜及脆,是溜溜家人的最愛

這是木梨

這是木梨

這是木梨

這是豐水梨(Housui)

這些是被松鼠、蜜蜂、螞蟻咬的水梨

溜爸十幾年前種3棵不同品種的水梨,今年收成比往年少了

,就沒分送給親朋好友。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溜溜家今年種四棵有機小黃瓜,最近是盛產期,每天可摘

3~4條小黃瓜。小黃瓜料理是家人最喜歡的,有涼拌、炒菜

、沙拉....等。


今年有機無花果也算是豐收耶!

每天可摘7~10顆無花果,這些還沒有包括被松鼠吃一半丟棄

在地上成熟果實。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桃子 從5月開始長得非常慢,沒施肥也沒噴灑除蟲劑,目前

還是小小的。大粒桃子是買的,小粒是溜溜家的桃子。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今天早上摘的小黃瓜

現摘的九曾塔葉 & 薄荷葉

小黃瓜

還沒開花結果的苦瓜

日本紫蘇 & 地瓜葉

蕃茄 & 韓國紫蘇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葡萄種了三年,今年第一次結果。

我數了一下約10串葡萄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枇杷於6/22日摘下來,家人一起分享最新鮮的枇杷。

經過寒冷的冬天,溜溜家的枇杷,至今只剩下碩果僅存的一顆。

在美東能吃到戶外種植的枇杷算是幸運啦!

因2006年溜溜家第一次枇杷成熟,家人好高興喔若想知詳情:

請至分類: 我家的果園&菜園

北維吉尼亞州冬季寒冷,九月底開花的枇杷,很難抵擋雪天的寒冷,

今年到了春天還有十幾顆,但經過春天的大雷雨,如今只剩下這一顆

快要成熟的枇杷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說起我家枇杷樹的樹苗是朋友從加州寄來,加州溫暖適合生

長,而維吉尼亞州冬天會下雪,比較不適合枇杷生長。每年

十月開始開花,可是到了冬天遇到雪或氣溫零度以下,結的

小果實來不及長大就凍死。經過好多年,一直望枇杷樹興歎

,直到2006年夏天7月4日,我無意中發現長出二十幾粒枇杷

。那是我家僅有一次長出美麗的枇杷,雖然冬天下了幾次雪

,最近發現又開花,還有一些沒被雪凍死的小果實,若四月

沒下雪,今年有機會再吃到自家的果實。

littleliu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