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臺灣期間在機緣的情況下,造訪聖嚴法師生前所創辦的法鼓山,在參
訪行程中志工們一直給予我們各種關懷和陪伴,還精心選擇我們參訪園
區的路線及講解。
這次的參訪讓我讚嘆地方有很多:如法鼓山的建築與環保、志工精神、
法師們的慈悲為懷....等,深感此行所穫頗豐,是趟心靈之旅。
想知道法鼓山世界佛教園區詳細介紹,請連接下列網址
靈山勝境石為正式進入園區的標記
來迎觀音位於入口處,半步輕移,衣帶迎風飄揚,如菩薩來到人間接引
眾生。
法輪橋
法輪橋
賞水石
賞水橋
我很喜歡聽潺潺流水聲,讓人彷彿沐浴在清新舒爽的空氣中,盡情地
感受大自然的豐美景色。
開山觀音為法鼓山最早的一尊觀音像,見證法鼓山篳路藍縷的創建歷程。
開山觀音步道
禪堂僅供禪修活動使用,平時不對外開放。
屋頂設置「紅銅製天溝」,利用此截流溝收集水資源,之後部分匯
集至雨水貯槽,再引水做為沖廁或澆灌周邊綠地之用,部分則導入
「雨撲滿」系統使用。
雨撲滿
正午12點到此吃齋飯
祈願觀音殿
供奉唐式風格祈願觀音,具足悲智的容顏,彷彿在聆聽眾生的心聲,是
全山觀音祈願、許願、還願的信仰中心。殿外「大悲心起」扁額是名書
法家董陽孜墨寶,殿內陳列陶藝家連寶猜創作的「人間淨土」。
為使來山民眾能有安全、寧靜的朝山空間,不致有人車爭道的危險,山
上另規畫了朝山步道。
法華鐘樓
法華鐘重達25公噸,仿唐造型,鐘體鑄刻了整部《妙法蓮華經》、
﹙大悲咒﹚及多寶塔雙佛並坐圖,為世界級和歷史性的一項佛門重
寶,安置在法華公園內。
法華鐘的珍貴價值,就如同地宮一般,乃是法鼓山的「鎮山之寶」,
也是當代重要的文化資產。
除夕夜舉辦撞鐘祈福活動,以彌陀法會與撞響108聲法華鐘聲,作為去除
108種煩惱的象徵,並祈願來年平安、順利。此後,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
園區的法華鐘樓,每到除夕夜便接引成千上萬民眾,齊聚靜心聽聞鐘聲,
沐浴在法華鐘低沈渾厚的說法聲中,共同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藥師古佛
承襲了南北朝時期雄厚、樸毅之風格,雙手持禪定印,低眉含笑,跏趺
坐於竹篁與水畔間,神態安詳自在,觀者的心境也隨之沉靜下來
好美的蕨類植物